事业单位面试指导:职场人际关系要合理归因

事业单位面试指导:职场人际关系要合理归因

在事业单位考试面试中,人际关系类题目一直以来是重要的测评要素,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而现实中大多数考生缺乏工作经验,往往会以学生视角看待一些矛盾问题,觉得题目中涉及的领导同事不好相处,看问题片面,答题时也会言不由衷。因此,要想真正答好人际题,有效解决人际矛盾,就需要对题目中的人际关系合理归因,真正找到问题背后的根源。今天,中公教育给大家分享两种人际关系合理归因的技巧:一是换位思考,二是工作为重。

一、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他人角度出发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在职场环境中,我们经常会跟领导、同事打交道,而在这基础之上产生的一些矛盾、问题就需要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深刻领会对方想法,才能互相包容理解,形成良好的职场人际氛围。

【例题展示】

你刚进入新单位,工作积极性很高,领导安排了一位明年就要退休的老同事指导你,老同事总是很拖沓,不想教你,你怎么办?

【思考误区】

很多同学会认为老同事拖沓不想教你的原因是:

第一,老同事工作态度差,对指导工作不上心;

第二,老同事快退休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不愿教你。

【中公解析】

作为老同事,做好传帮带是工作职责所在,作为一名合格的公职人员,不会没有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所以不会是老同事的原因;那不妨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老同事,你为什么不愿意指导这位新人,这样一来,我们思考路径也就会更加清晰。

老同事不愿意教无非是几种原因:一是自己工作态度问题,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也不愿意付出;二是沟通问题,作为新人在请教的时候应该语言得体,尊重前辈,如果你语言不够恰当、不尊重,自然会影响老同事对你的指导;三是工作问题,老同事指导并不等于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如果一味依靠同事,形成依赖思想,久而久之,老同事自然不愿意指导你。换位思考,多站在老同事角度去分析,题目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工作为重

职场人际关系经常与工作息息相关,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工作完成好。因此,我们在分析人际问题时一定不要陷入自己的主观想法之中,更多的要从工作本身出发去思考。

【例题展示】

你单位现在有一个出国培训的机会,你和小张都是备选人。你认为自己业务能力更强,最适合去,但领导最终把机会给了小张,并让你在小张出国期间承担他的工作。此时,你该怎么办?

【思考误区】

部分同学拿到这个题目可能会想,自己明明业务能力强,却让小张去参加培训,还让我承担他的工作,这分明就是领导对自己有意见。如果这样思考,难免陷入了先入为主的思考误区。

【中公解析】

首先,领导让谁参加出国培训一定是从本单位工作实际出发、深思熟虑后的安排,目的是希望下属提升能力,帮助单位开展各项业务工作,而不是任人唯亲的结果;其次,作为领导都会对下属能力有清晰的认知,你认为自己业务能力强,最适合去,那只是自己的主观臆断,这侧面反映出自身过于骄傲不够谦虚的心态;最后,领导让你去承担小张的工作也是从工作出发,毕竟小张出去培训,他的工作岗位还是得有人去补位,面对领导的安排,我们要积极服从。

总结一下,考生在遇到职场人际关系题目时,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工作为重,从题目出发做到合理归因,方能解决人际难题。

事业单位面试人际关系题目的核心技巧

事业单位面试人际关系题目的核心技巧

在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当中,一提到有关人际的题目,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好简单,但是只要答题,就会发现自己怎么都答不好,不管是内容还是语言组织上,都差点意思,因此,就会丢了很多分。今天中公教育就来谈一下人际类题目的核心技巧都有哪些,了解清楚以后,就方便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从而拿到高分。

1.要找准问题。很多同学在答人际类题目的时候非常套路化,记忆了模板,无论题目场景和问题如何变化,答案总是大同小异。这种做法不可取。我们必须从题干中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是良策。这里的找准问题指的是要明确主要问题、次要问题。举个例子:“同事老陈和你共用一个电话接待群众的外来咨询,老陈总是在午休时间将电话线拔掉,下午上班却忘记接通,有群众来电抱怨电话打好多次才通,老陈不以为意,你有些不安。对此,你会怎么办?”这道题目中的主要问题就是老陈拔电话线,次要问题也就是自己的内心不安。因此,在作答的时候主要解决老陈的问题,也就是你与老陈的沟通内容,再加上解决自己的问题,即在后面工作中加强锻炼。要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解决掉,才能体现思考的全面性。

2.分析、解决问题时要坚持五大原则。

(1)主动性。就是我们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即自觉、自主、积极出色地完成工作的特性。

(2)沟通性。就是我们把信息、想法和情感通过合理加工,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过程。在工作中,同事、领导、服务对象之间避免不了沟通,所以沟通非常重要。

(3)适应性。就是遇到任何问题,我们不断调整心态去适应周围环境,不逃避。不抱怨。但是适应不等于随波逐流,在工作中依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个人见解,能坚持原则。

(4)服务性。我们必须服从领导依法做出的决定。对待领导我们要有权威意识、辅助意识;在工作中,我们也要积极执行、请示汇报,听取领导的意见和想法,不能贸然行事。

(5)原则性和灵活性。原则性指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严格遵守工作中的规范和原则,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规矩、规定。但是遇到问题我们也要讲究灵活性,尽可能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解决问题时要体现高情商。大家都知道,人际类题目考查的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问题,尤其是沟通说服类的题目里,我们更应该有一些高情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沟通内容高效便捷。比如,要想说服一个人,我们如果直接就指出问题给予批评,反而会引起沟通对象的反感和抵触心理。因此,我们要适当理解对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给他分析利害关系,这样就更容易得到他的认可,我们的说服才会更加有效。

掌握了以上的核心技巧,我们在作答人际类题目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因此,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多加练习,运用答题技巧,展现自己的高情商和人际处理的超能力。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赶大集”出圈,彰显传统民俗魅力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赶大集”出圈,彰显传统民俗魅力
 【热点背景】 

“集市”起源于原始社会。战国时期,“市”成为大众的聚集场所。如今的集市不再局限于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所需,增加了各种文化展览展演,赶大集成为大众“热捧”行为——视频博主们在集市进行直播,不但收获了更多流量,也让集市名扬四海,而且经营者们迭代升级的营销手段,赢得了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进入电商时代,大集不仅没有没落,反而愈加繁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大集在电商冲击下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繁华、热闹?赶集火热回归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和大众心理?为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赶大集”?

 【模拟试题】 

赶集是一种传统习俗,是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景,从北京平谷的百年靠山集,到湖南岳阳的苗族大集,再到河南郑州非遗大集,以民俗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1.表明观点

过年赶大集,是很多人童年里难忘的经历,现如今,全国各地的赶集热潮,不仅是一个个聚集买卖的市场,更是一种精神符号,用传统文化的感染力为百姓带来新的消费体验,也打造了新的旅游名片。

2.分析意义

(1)拉满节日氛围。琳琅满目的春联、年货,大街上人来人往,夹杂着吆喝声、叫卖声,与乡情、亲情、人情交织在一起,普普通通的年货大集聚拢起让人最熟悉的年味儿。

(2)展示民俗文化。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大集从年节年俗、生态旅游、手造贸易、农民丰收节等角度切入,足以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3)带动旅游发展。全国各地的大集各有特色,不仅让本地人流连忘返,更为外地的朋友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大集符合时下年轻人看新、探奇的心态,对赶大集这样既有旅游体验,又能找到当地人的生活、集聚、交流方式,融入其中,可以称为一种“新旅游”。

3.分析原因

(1)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文化与商业、旅游、直播等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发展模式,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

(2)乡村振兴持续发力。2023年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等诸多举措。同时,注重农村文化产业振兴持续发力,各类政策的倾斜更给年货大集提供了强大动力。

4.浅谈启示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故乡最让人留恋的是烟火气、生活气。如何让赶大集这股热潮持续发酵,还需要各地文旅部门持续发力,深度挖掘本土习俗,打造出属于本地特色的赶集文化。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游神文化火出圈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游神文化火出圈
 【热点背景】 

近两年,福建的游神民俗活动不仅逐渐被全国民众所知晓,而且“火”到了海外,受到许多海外游子热切关注。龙年春节,侨乡长乐迎回大量的海外乡亲回国过大年、看游神。

游神文化原本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以闽、粤最盛。到了游神的日子,村里村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万人空巷。高大威武的神将在众人簇拥中走街串巷,队伍里鼓乐、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一同上阵。有评论称之为“行走的民俗博物馆”。

 【模拟试题】 

游神文化是南方沿海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它起源于古代的祈福活动。今年春节,南方游神文化火爆出圈。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一、概括话题,给予评价。

南方游神文化的火爆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当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鲜活的生命力。

二、游神活动火爆出圈的意义。

1.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游神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它不仅承载着当地人们的美好愿景,而且是许多南方地区春节期间最盛大的民俗活动之一。这种活动不仅是人们对神明的崇拜,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它的火爆,意味着这种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增强社区凝聚力。游神文化在南方地区,是世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社区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们可以共同参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3.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游神文化的火爆,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通过游神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可以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影视业等,此外,游神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吸引了一些游戏公司在游戏中融入游神文化的元素。这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推动文化事业的进步。

三、如何让游神文化长红

1.充分尊重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核。要重视保留游神文化中的纯朴和神圣感,在火爆出圈的同时要杜绝过于商业化、过于博眼球的行为活动,要将人民对神明的美好精神寄托的本真予以传承,比如妈祖寄托的是包容,美好,无私奉献,临水夫人陈靖姑寄托的是关爱妇孺的品德,而关老爷则是寄托了豪情忠义,这些信仰、品德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保证游神文化长红的根本。

2.创新游神文化的发展形式。当下就有个别地区已经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其更加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例如,有些游神的神像加上了LED灯,夜晚巡游时更加醒目和美丽;有些游神的队伍用摩托车或农用车代替花轿,更加方便和快捷;有些游神的活动还加入了一些街舞、rap、cosplay等现代元素,更加吸引年轻人的参与和关注。这些创新使游神文化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游神文化的坚守让大家看到了我国传统春节的欢乐祥和的喜庆气象,它之所以能够传承上千年之久,不仅仅因为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也体现了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延续、发展,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刻祈愿,值得我们每一代人传承下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