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申论公文写作指导拿下格式分

事业单位申论公文写作指导——拿下格式分

在申论考试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公文写作的题目,分值高,得分大,属于重点题型,近几年对于题型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且考察类型丰富,格式灵活。而这道题和其他小题不同的得分在于——格式分,所以今天中公教育就格式来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格式汇总

宣传动员类:宣传稿、倡议书、建议书、公开信、推广信等——全格式

执行类(下行文):整改意见、整改通知、指导意见、批复等——全格式

书信类:回信、公开信、道歉信等——全格式

讲话类:讲解稿、主持词、发言稿、解说词、广播稿等——标题+称谓+正文

报道类:新闻稿、新闻报道、短文、短评、新闻评论、时评、简报、简讯等——标题+正文(除了简报、简讯。其他标题需要自拟,不能写成关于+主要内容+文种)

汇报类(上行文):考察报告、调研报告、汇报文件、工作建议等——标题+正文

材料类:经验介绍材料、推介材料、导学材料、参阅材料、宣传材料等——标题+正文

在我们应试中,常考的题型就是讲话稿。讲话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讲话稿是人们在特定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狭义的讲话稿即一般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带有宣传、指示、总结性质讲话的文稿。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表明事情的缘由。下面我们将就讲话稿这一题型,研究一下该如何书写。

第二部分:题型特征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讲话稿的内容受会议主题、讲话者和受众等因素决定。在写讲话稿之前,必须了解会议的主题、性质、议题,讲话的场合、背景,领导者的指示、要求,听众的身份、背景情况、心理需求和接受习惯等。讲话稿的内容受会议主题、讲话者和受众等因素决定。在写讲话稿之前,必须了解会议的主题、性质、议题,讲话的场合、背景,领导者的指示、要求,听众的身份、背景情况、心理需求和接受习惯等。下面我们根据具体的题目来进行深入探究。

第三部分:经典例题

XX大学拟为本校应届毕业生举办一次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报告会,邀请X市就业指导中心派员就“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作专题发言。假定该指导中心指派你在会上作发言,请结合给定资料,撰写一份简明扼要的讲话稿。

第四部分:作答思路

审题:材料中的文种为讲话稿,确定格式为标题+称谓+正文

1、标题:讲话稿标题通常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写作方式多样,同学们也可以自己适度概括材料内容书写。(如:大学生创业报告会)

格式:首行居中书写,独占一行,字数太多可以占两行,但仍要注意居中书写。

2、称谓:讲话稿在书写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所有主体,即所有的听者都需要兼顾

(如:广大学生)

格式:左顶格书写,加冒号

3、开头:发文事由,为什么要举行这个会议,为什么要做这个讲话。(如: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话,可能是当下的大环境很差以及创业成功率很低所出现的问题)

格式:成为下一行,空两格书写

4、主体:具体的发言内容,围绕问什么讲什么(如:这一题就是问的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即找做法,而做法有两大来源,直接对策和间接对策,直接对策直接抄,间接对策需要依靠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原因、经验教训反推对策)

格式:首行空两格

5、结尾:总结全文,整体基调富含感染力和号召力。(如:号召广大毕业生一起行动起来)

首行空两格

【中公解析】

大学生创业报告会

各位同学:

创业成为青年人口中的高频词汇,对大学生而言,创业变得简单,曾经的理想也触手可及,但创业成功率低,出现创业想法片面、准备不足、急功近利,抄袭成风等问题,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准备。创业前了解市场,通过问卷调查和发传单等线上线下了解用户需求,对创业项目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评估,积累资金人脉,掌握市场信息,熟悉销售渠道,完全陌生的行业,建议大家前期先去同类单位实习,积累相关经验;二、摆正心态。创业应为梦想驱动,怀揣理想不惧艰险,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百折而不回,不单纯因为金钱而去创业,而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自我提升,从而在创业中不断成就自我,完善自我;三、大众创新。共同努力推动创新,自由的权利去构思、开发和推广新产品和新工艺,对现状加以改进,多渠道了解创新的概念和行业隐形壁垒以及门槛,多方学习,提高自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在遇到侵权行为时,我们需要运用法律的武器加以维权,

创业成功很难,但是创业没有失败者,过程中我们会积累经验,促进个人成长,这就是成功者,希望大家可以积极踊跃,提高创业成功率。

第五部分:拿分技巧

1、格式正确:格式一般按照文种进行,需要同学们熟记文种。而对于格式来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是讲话稿,格式是标题+称谓+正文,但是如果受众群体多样,则可以不用写称谓

2、要点明确:对于公文写作而言,一般字数都比较多,因此,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分点作答以及写小括句,让整篇文章看起来清晰明确,

3、开头明确:开头一定注意是发文事由,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很多同学对于开头把握不太准确

4、结尾要求:对于结尾,材料里有时一定要抄的,其次,在抄的时候注意精简呈现,起到总结性作用亦或是升华,最后,结尾不一定在文章结尾,可以在材料中挑选适合的。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中国式现代化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中国式现代化
 热点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事业单位考试角度解答

1.是“人多”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全球进入现代化国家20多个,总人口10亿左右。超大规模的人口既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2.是“人富”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3.是“人强”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民同时享有高质量的物质文明和拥有高水平的精神文明。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着眼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强调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强调精神财富极大丰富,是追求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相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现代化。

4.是“人天合一”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是“人和”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事业单位申论综合分析题作答先从材料入手

事业单位申论综合分析题作答先从材料入手

申论题目中综合分析题目历来是考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类题型。答题的逻辑还是一成不变的总分总逻辑?材料怎么分析?从什么角度分析?如何排列答案顺序……一直困扰着很多考生。综合分析题目一直是拉开分差最明显的题型。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如何破解综合分析题目,先从材料入手。

在申论考试大纲对“综合分析能力”的描述是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相对应的综合分析题目就是为了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而设置的题目。

伴随着近几年事业单位考试题目设置会发现综合分析题命题形式越来越多样,问法也随之不断创新。谈理解、谈看法、加以分析、得出启示……就近年来常考的综合分析题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类:一是解释型分析,二是评价型分析,三是启示型分析。虽然类型较多,但作答综合分析题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只要把握住材料的整体逻辑,就能轻松找到作答综合分析题的正确路径。

我们以2022行政执法类题目为例,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现在撤掉的是‘眼中的柜台’,但我们更要在撤掉‘心中的柜台’上下功夫”这句话的理解。题目中关键词为“撤掉” “眼中的柜台 ”“心中的柜台” “下功夫”。关联词“更”说明撤掉“心中的柜台”是关键。作答思路就是围绕“眼中的柜台”和“心中的柜台”展开即可,要突出撤掉“心中的柜台”的相关内容,“下功夫”也能够看出是在强调做法。同理,2021年副省级第一题,“给定资料1”中说:“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从题干句子中提炼关键词: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清楚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体现在哪些方面;“有形的”指什么?“无形的”指什么?且通过题干能知道“无形的”能改变小谷村,“无形的”更有价值,更有用。所以在找寻材料要点时要重点围绕“有形”与“无形”分别暗指什么内容?只需在整理答案时分成“有形”与“无形”两个部分即可。在2019年地市级第四题,给定资料4中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分量的作品。”请谈谈对“种种‘遮蔽’”的理解。审题能够确定是句子理解题目,题干关键词是“遮蔽”,题干无法得出“遮蔽”的含义,但能够确定是一个负面词汇,应该是类似于“问题”,拿不出有分量的作品,到底指的什么作品,还要去材料中找取。通过题干还能得出的信息是题干的这句话是“主持人”所说,通过梳理材料逻辑,会发现材料是由甲乙丙丁四个人及主持人的谈话内容构成,因此,我们可以先阅读主持人段落。根据主持人所讲内容得知“遮蔽”出自于嘉宾丙,所以接下来阅读部分可以从丙开始。丙的话语中能够得出创作中的“遮蔽”指技术与金钱,同时还有相关危害。总结丙的段落构成是“遮蔽”——即问题,还有危害。再从甲开始梳理内容,不难发现同样都是问题、危害。同理,乙、丁的话术部分,也都是问题及危害还有适当对策构成。所有的问题其实就是“遮蔽”的不同体现。所以最终书写答案时,按照总分总逻辑,整合不同要素呈现即可。即遮蔽的解释——遮蔽的危害——对策。

综合分析题作为申论考试非作文题目中整体难度最大的一道题目,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我们要放下自己对综合分析题目的畏难情绪,只要在阅读时能够结合阅读方法及时做好标注,梳理材料的整体逻辑,把握行文脉络,还是能够破解这一难点题型,考得理想的分数。

事业单位申论文章开头如何引用案例

事业单位申论文章开头如何引用案例

众所周知,申论文章的开头是决定一篇文章是否能够得高分的关键。相信很多同学在书写开头的过程中都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去开口也不知道怎么去运用案例。今天中公教育以实例的形式传授经验技巧。

一、明确案例书写方法

案例书写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就是结合主题说清楚这个故事,怎么说呢?以下面的这个公式为主:

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联系写作主题分析)

例:主体:武汉新洲区

处境:面对群众办事时多次跑腿办理、开具证明材料繁琐等问题

做法:通过“无证明城市”………“一网通办”

结果:政务服务不断升级

启示:数字赋能

二、结合主题优化表达

把案例的相关要素提取出来之后就可以结合主题连成一段话。比如我们的主题是:“用好数字赋能新力量”,那结合这个主题再补充相关案例,就可以将开头书写为:

无论是武汉新洲区创建“无证明城市”优化政务服务,还是“中国药都”樟树市探索数字化服务中药产业提升产品品质,抑或是福州上海各地借助新技术新手段增强文化魅力……都在告诉我们:只有利用数字化手段,用好“数字赋能”新力量,才能为社会发展提速增效。

通过以上足以见得,要将案例表述清楚不仅要抓住案例的核心本质,再呈现开头或者是论证中,都必须联系书写的主题,这样才能够做到立意统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