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申论综合分析题的答题“密码”

事业单位申论综合分析题的答题“密码”

在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题这几年出现的频率相对增多,不仅是国事业单位考试当中常出现的解释型、启示型、评论型综合分析,而且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也出现了解释型综合分析,由此可见这一题型越来越受重视。因此,掌握该题型作答技巧,即掌握了得分的一大密码。

一、基本考情介绍:

出题的类型多样,其本质上是归纳概括+一点逻辑的作答思路,近几年基本是解释型综合分析和启示型综合分析题型为主,分值占到10-20分左右。解释型常见的题干问法有:“谈谈理解、解释句子的含义”;启示型综合分析题干多出现“谈谈启示/借鉴作用”。偶尔也会有诸如“分析哪些经验值得学习”等创新问法出现。

二、作答方法:

以解释型综合分析为例,通常是按照“总-分-总”的思路来作答:1、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一部分属于难点所在,分值占到总分的20%;2、展开分析:原因、影响、问题、现状等——这一部分属于得分比重比较大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占到总分的60%;3、作出结论——这一部分属于比较简单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占到总分的20%。但这一思路并不唯一,这些年出题形式越来越灵活,故核心作答方法要按照材料逻辑进行梳理,不能简单照搬答题框架。

三、作答的技巧: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题干中的一些主要关键词,通常这些关键词都是一些名词,这是我们做题比较关键的一步。下面展示一道题来带大家弄清楚这道题主要关键词。

其次,当我们清楚了题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之后就回到对应的材料去寻找我们的答案要点,这在我们的申论作答时俗称“找点”,找点是我们最最重要的一步。通常的话我们综合分析的要点还是很容易就能找到。

再次,对我们找到的点需要进一步地进行整理。在这里我们在材料中找到的点从上到下比较凌乱。在这里就需要按照解释型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属于解释部分的放在一起写,然后再到分析,分析完了提出对策就作答完了。那么同学们可能就会怀疑了,觉得前后之前的要点写出来会有重合。其实,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你解释部分其实是对后面的部分的高度概括。

最后,就是我们的书写,这里书写就是要讲究书写美观、整洁等等。

事业单位申论指点:流程性对策作答思路

事业单位申论指点:流程性对策作答思路

在申论考试中,提出对策是一个常考题型,但我们常规理解上的对策题都是针对发生的问题或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但有一类对策题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流程性对策,这类对策题和常规对策题有明显区别,今天中公教育主要带大家学习流程性对策的作答思路。

举例:针对给定材料3中的“僵尸政府网站”现象,S省L市网络管理部门决定在全市开展一次政府网络服务平台的自查自纠活动,如果你是该管理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就如何开展这项活动提出建议。

【题干解读】

首先,通过题干信息辨别流程性对策。一般题干中的信息会抛出核心问题,如上述的“僵尸政府网站”现象;其次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该问题相关部门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即网络管理部门将在全市开展一次政府网络服务平台的自查自纠活动;最后对于考生的作答任务,就是围绕这项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也就是聚焦活动的开展提对策。

【作答思路】

既然围绕活动开展展开,那么开展活动就会有时间的先后顺序,也会有相应的流程,大方向可分为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开展,以及活动后的总结。具体可参考如下思路:

活动前准备工作:成立小组,调查问题,制定清单,下发通知给全市各单位,明确期限和要求。

活动中开展工作:自查,梳理出材料的问题;自纠,提出解决对策;并核查落实。

活动后总结工作:总结经验和不足,常态化建设,不定期抽查,巩固效果。

【答案呈现】

一、成立工作小组:抽调人员成立自查自纠小组,编制相关活动计划,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及相关要求,并下发通知。

二、切实组织自查:积极部署动员,通过开展自查,重点发现疏于管理,更新慢,无特色,栏目版块形同虚设,缺乏互动等问题。

三、严格落实整改:将问题清单责任到人,通过技术更新升级,创新调整板块内容,完善管理制度等方式整改优化,切实满足群众需求,吸引用户下载。

四、综合评估评议:通过明察暗访,群众评价,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效果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对自查自纠的结果进行汇总上报。

五、巩固活动成果:各部门进行专项活动的经验总结,建章立制,加强员工培训,并根据活动效果奖优罚劣。

事业单位申论文章开头如何引用案例

事业单位申论文章开头如何引用案例

众所周知,申论文章的开头是决定一篇文章是否能够得高分的关键。相信很多同学在书写开头的过程中都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去开口也不知道怎么去运用案例。今天中公教育以实例的形式传授经验技巧。

一、明确案例书写方法

案例书写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就是结合主题说清楚这个故事,怎么说呢?以下面的这个公式为主:

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联系写作主题分析)

例:主体:武汉新洲区

处境:面对群众办事时多次跑腿办理、开具证明材料繁琐等问题

做法:通过“无证明城市”………“一网通办”

结果:政务服务不断升级

启示:数字赋能

二、结合主题优化表达

把案例的相关要素提取出来之后就可以结合主题连成一段话。比如我们的主题是:“用好数字赋能新力量”,那结合这个主题再补充相关案例,就可以将开头书写为:

无论是武汉新洲区创建“无证明城市”优化政务服务,还是“中国药都”樟树市探索数字化服务中药产业提升产品品质,抑或是福州上海各地借助新技术新手段增强文化魅力……都在告诉我们:只有利用数字化手段,用好“数字赋能”新力量,才能为社会发展提速增效。

通过以上足以见得,要将案例表述清楚不仅要抓住案例的核心本质,再呈现开头或者是论证中,都必须联系书写的主题,这样才能够做到立意统一。

事业单位申论综合分析题作答先从材料入手

事业单位申论综合分析题作答先从材料入手

申论题目中综合分析题目历来是考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类题型。答题的逻辑还是一成不变的总分总逻辑?材料怎么分析?从什么角度分析?如何排列答案顺序……一直困扰着很多考生。综合分析题目一直是拉开分差最明显的题型。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如何破解综合分析题目,先从材料入手。

在申论考试大纲对“综合分析能力”的描述是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相对应的综合分析题目就是为了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而设置的题目。

伴随着近几年事业单位考试题目设置会发现综合分析题命题形式越来越多样,问法也随之不断创新。谈理解、谈看法、加以分析、得出启示……就近年来常考的综合分析题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类:一是解释型分析,二是评价型分析,三是启示型分析。虽然类型较多,但作答综合分析题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只要把握住材料的整体逻辑,就能轻松找到作答综合分析题的正确路径。

我们以2022行政执法类题目为例,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现在撤掉的是‘眼中的柜台’,但我们更要在撤掉‘心中的柜台’上下功夫”这句话的理解。题目中关键词为“撤掉” “眼中的柜台 ”“心中的柜台” “下功夫”。关联词“更”说明撤掉“心中的柜台”是关键。作答思路就是围绕“眼中的柜台”和“心中的柜台”展开即可,要突出撤掉“心中的柜台”的相关内容,“下功夫”也能够看出是在强调做法。同理,2021年副省级第一题,“给定资料1”中说:“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从题干句子中提炼关键词: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清楚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体现在哪些方面;“有形的”指什么?“无形的”指什么?且通过题干能知道“无形的”能改变小谷村,“无形的”更有价值,更有用。所以在找寻材料要点时要重点围绕“有形”与“无形”分别暗指什么内容?只需在整理答案时分成“有形”与“无形”两个部分即可。在2019年地市级第四题,给定资料4中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分量的作品。”请谈谈对“种种‘遮蔽’”的理解。审题能够确定是句子理解题目,题干关键词是“遮蔽”,题干无法得出“遮蔽”的含义,但能够确定是一个负面词汇,应该是类似于“问题”,拿不出有分量的作品,到底指的什么作品,还要去材料中找取。通过题干还能得出的信息是题干的这句话是“主持人”所说,通过梳理材料逻辑,会发现材料是由甲乙丙丁四个人及主持人的谈话内容构成,因此,我们可以先阅读主持人段落。根据主持人所讲内容得知“遮蔽”出自于嘉宾丙,所以接下来阅读部分可以从丙开始。丙的话语中能够得出创作中的“遮蔽”指技术与金钱,同时还有相关危害。总结丙的段落构成是“遮蔽”——即问题,还有危害。再从甲开始梳理内容,不难发现同样都是问题、危害。同理,乙、丁的话术部分,也都是问题及危害还有适当对策构成。所有的问题其实就是“遮蔽”的不同体现。所以最终书写答案时,按照总分总逻辑,整合不同要素呈现即可。即遮蔽的解释——遮蔽的危害——对策。

综合分析题作为申论考试非作文题目中整体难度最大的一道题目,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我们要放下自己对综合分析题目的畏难情绪,只要在阅读时能够结合阅读方法及时做好标注,梳理材料的整体逻辑,把握行文脉络,还是能够破解这一难点题型,考得理想的分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