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除了专业课其他科成绩怎么改(研究生奖学金取消-下调?现在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是什么样的?)

随着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多,在总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到每一个人身上的资源就会变少。有很多同学发现,2023年不少学校的奖学金取消或者下调了,本来想着读研还能赚点钱,结果一看梦想破灭。小渡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调整奖学金的院校,以及现在国家政策里规定的奖助体系。

调整奖学金的院校

沈阳理工大学

2022年的时候,沈阳理工大学发布了《沈阳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实施办法》,里面规定了考研奖学金,从2000-8000元不等。但是这个办法在今年就被废除了。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在2022年的时候就传言要将学业奖学金的发放人群缩小到推免生中,2023年的招生简章显示已经落实,只有保送的硕士才能获得新生奖学金,高年级学业奖学金金额和覆盖比例降低。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从2022年就取消了新生奖学金,入学的时候再也拿不到新生奖学金了,只能等到入学之后再拿。

研究生奖助体系

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自然也会得到财政支持。在当前国家建立的政策体系中,主要分为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四大类。

国家助学金

根据财政部和教育部下发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确定。国家助学金一般是按月发放,具体发放方式每个学校不太一样。

学业奖学金

根据财政部和教育部下发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标准不得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在该规定中规定了学业奖学金的上限,也就是国奖的60%而国家奖学金是2万元,也就是说学业奖学金的上限是1.2万元。

目前各高校学业奖学金的政策均不相同,有的学校是学业奖学金覆盖所有学生,有的学校会设置三档,一等、二等和三等,数额也不相同。

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国家奖学金因为名额较少,硕士每人2万,是比较难拿的。教育部明确要求对学术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标准应偏重考察其科研创新能力和体现创新能力的科研成果;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评审标准应偏重考察其专业实践能力和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所以说课业成绩在评选过程中也只是占很少的一部分,竞赛获奖、发表论文、专利授权等等都是加分项。

“三助”岗位津贴

所谓的“三助”是指助研、助教、助管,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原则上,助研津贴主要通过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列支,助教津贴和助管津贴所需资金由高校承担。也就是说学校会提供助研、助教、助管三个岗位给大家,不仅能锻炼工作能力,也是变相发工资的。按每周工作两天来算,一般一个月能拿到几百元的补助,也不会太影响学习时间。当然这些岗位需要自己申请,学校或学院会择优录取。

以上四大类是覆盖到全部学校的。不同的院校还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其他奖学金,比如杰出校友、知名企业设立的奖学金,金额可能也不少,但是这个要求的条件就比较高,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推荐阅读:

考研成绩出来了,大家喜忧参半,成绩好的同学意味着可以进行复试了。那成绩不理想的就一定失败了嘛? #考研# #面试# #找工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