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进复试线了怎么办(稳了!考研过线就可能录取,复试不刷)

考研人!

对你们来说,这个年已经过完了!

该复习的复习,该搜集资料的搜集资料。

之前老师就强调过,考研就是在打信息战、持久战,

只有掌握更多信息,

才能让自己处于先手有利位置!


当下阶段,除了要学习复试的考试内容,

还要去了解一下各学校的过往复试比例。

大多数同学都会直接认定:

“考研都是差额复试,就算进了复试,也只会录取80%的人。”

说得没错,大多数学校都会选择差额复试,

甚至在拟定复试名单时,

就会以1.2/1的比例来确定「可以参加复试的同学」。

这也是为什么往年总有一批同学,

即便过了高校复试线,也还是不能进复试。

考研非常残酷……


但是,每年也有一批院校会选择等额复试:

即实际招生人数与参加复试人数完全一致。

对于这部分院校,

参加复试其实就是走个流程,

只要你不在面试现场对老师破口大骂,进了复试就等于被录取。


等额复试的原因:

院校或专业冷门、一志愿生源达不到计划招生人数、当年学校进行了扩招……

但不管怎样,每年都会出现等额复试的学校,

所以在各个分数线都还没出来的情况下,

往年的情况就成了目前最好的参考。

给大家列出部分22考研等额复试的院校:


南京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海洋地球科学、第四纪地质学:



海南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材料与化工专业:

等额复试,

2022年第一志愿上线考生,

全部进入复试。



沈阳建筑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该专业计划招生152人,一志愿上线人数才53人,

绝对的等额复试。

且缺额人数很多,需要调剂99人才会满。



浙江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新闻与传播专业:

在招生计划中,硕士拟招录16人;

之后公布的复试名单中,进入复试的刚好16人,

直接实现等额复试。



辽宁大学

历史学院,

考古学、图书馆学、档案学专业:



此外,辽宁大学采取等额复试的还有:

文学院: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设计专业;

法学院: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等专业;

商学院:旅游管理,

数学与统计学院、艺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


四川大学

法学院,

宪法与行政法、人权法、环保法专业:

根据拟录取人数和最终进入复试名单的人数,

这几个专业都是采取的等额复试。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计划招生人数为9人,最终复试名单9人,

实行等额录取。



可能有些同学要问:

“去年等额又不能代表今年也是等额!“

确实如此。

每个学校最终都要根据当年的计划招生人数和实际报录人数,

对复试采取的方式进行适当调整。

在多方因素影响之下,

咱们是不可能对今年的状况做出绝对判断的。

(比如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20考研时是等额复试,

但到了21届就变成了差额复试。)

但往年的情况已经是咱们能找到的,最好的参考,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校的热门程度。


老师再强调一下,

即便你的目标院校在上面的名单中,

也不意味着你就稳稳上岸。

但如果你的目标院校不在其中,

也不意味着这些等额复试的学校对你没有意义。

因为你要学会预判,

今年有哪些学校可能会招不满人。

万一需要调剂,这就是抢占先机的时候!

比如去年的沈阳建筑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计划招生152人,实际一志愿上线的才53人,

剩下99个名额,你说好不好调剂?

而这一切一切的前提,就是你做了足够多的功课。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收集的同学有书读!

加油吧。

推荐阅读:

考研查到初试成绩后面该怎么办? 今天就能查研究生初试成绩了,查到分数后该怎么办呢? 1、根据自己的排名看看能不能过复试线。 考研的复试线比较稳定,排名靠前很容易进面试,排名靠后面试危险。 2、排名靠前准备复试 面试是对专业课的考查会延续初试考查范围、风格。 面试对于专业课的考查会更加深入,考查形式也更加灵活,如线下、线上笔试、口头提问。 英语也要认真复习,不能偷懒或者摆烂。#考研# 3、分数处于中间,准备复试和调剂。 等待调剂非常熬人心志,要做好心理准备,考生很可能遇到拒绝或者没有回应。 4、调剂小技巧见下图,欢迎关注“扫地声”。

研究生考试择校标准详解(从这三方面入手,让你选择最适合的学校)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是,在选择研究生院校时,许多人往往会陷入迷茫。下面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研究生考试择校标准,帮助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生院校。

1. 学校排名

学校排名一直是研究生择校的重要标准之一。通常来说,排名靠前的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比较强,更容易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排名并不是的标准,我们还需要考虑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

2. 学校的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选择一所教学水平较高的研究生院校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择学校时,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学校的官方网站、教授的个人网站等途径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选择具有师资力量的学校。

3. 学校的研究方向

选择一所与自己专业方向相符的研究生院校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学校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都不同,如果选择了与自己专业方向不符的学校,将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选择研究生院校时,我们需要了解学校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选择与自己专业方向相符的学校。

总之,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研究生院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学校排名、师资力量和研究方向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了解研究生考试择校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生院校。

研究生考试必备参考书籍推荐

研究生考试是许多人迈向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籍是关重要的。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本研究生考试必备的参考书籍,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二、学科类书籍推荐

1.《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复习指导》

该书由数学学科专家编写,系统总结了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数学知识点,包括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书中配有大量例题和习题,帮助读者巩固基础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2.《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复习指南》

英语作为研究生考试的重要科目,这本书提供了详细的复习指南。书中包含了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等方面的复习内容,并提供了大量的模拟试题和真题,有助于读者提高英语水平和应对考试。

3.《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复习大纲》

政治学科是研究生考试中的一门必考科目,该书提供了全面的政治学知识复习大纲和重点内容。书中还包含了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帮助读者熟悉考试形式和提高解题能力。

三、综合类书籍推荐

1.《研究生入学考试全科复习指南》

这本书是一本针对研究生考试全科的综合复习指南。它涵盖了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等所有科目的复习内容,帮助读者全面复习并提高考试成绩。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供读者进行自我评估和训练。

2.《研究生入学考试名校真题解析》

该书收集了多年来各个名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析和答案。通过分析真题,读者可以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

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籍是研究生考试备考的关键。上述推荐的几本书籍涵盖了研究生考试中的各个学科和综合科目,帮助读者系统地复习和提高解题能力。在备考过程中,读者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选择适合的参考书籍,做好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研究生考试如何算分(详解各科成绩权重及计算方法)

问题简介本文主要涉及研究生考试中各科成绩的权重以及计算方法。在研究生考试中,不同学校和专业可能会有不同的考试科目和权重设置,了解这些信息对考生来说十分重要。

研究生考试是评估考生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成绩的计算通常会综合考虑各个科目的成绩。不同学校和专业对于科目的设置和权重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将对常见的研究生考试科目进行详细介绍。

1. 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考察考生对所学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通常包括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这类科目的成绩在研究生考试中通常具有较高的权重,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考生在后续学习和研究中的基础能力。专业基础课成绩的权重会占总成绩的30%50%。

2. 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考察考生在专业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相关研究领域的了解程度。这类科目的成绩在研究生考试中通常具有一定的权重,但相对于专业基础课来说会稍低一些。专业选修课成绩的权重会占总成绩的20%30%。

3. 外语科目外语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外语水平,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外语科目的权重通常较低,但在一些专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外语科目成绩的权重会占总成绩的10%20%。

4. 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综合素质测试、面试、论文、实习等方面的考核,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在研究生考试中通常具有较高的权重,因为它们能够全面评估考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综合素质成绩的权重会占总成绩的20%40%。

以上是常见的研究生考试科目和权重设置,具体的权重比例可能会因不同学校和专业而有所不同。在计算总成绩时,一般会根据各科目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即将各科目成绩乘以相应的权重,然后相加得到总成绩。

举例来说,假设某研究生考试的专业基础课权重为40%,专业选修课权重为30%,外语科目权重为15%,综合素质权重为15%。考生的专业基础课成绩为80分,专业选修课成绩为90分,外语科目成绩为70分,综合素质成绩为85分。那么,计算总成绩的方法为(80×0.4) + (90×0.3) + (70×0.15) + (85×0.15) = 32 + 27 + 10.5 + 12.75 = 82.25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权重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在准备研究生考试时,应该详细了解所报考学校和专业的考试科目和权重设置,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