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计提折旧方法

初级会计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这四种。按照规定,企业需要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初级会计累计折旧算法如下: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固定资产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在固定资产的可使用期间,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这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

(1)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当会计年度与折旧年度不一致时,年折旧额需要分段计算。(2)不管采用何种折旧方法,对于同- -固定资产计算出来的整个使用年限内计提的折旧总额肯定是相等的。

折旧和摊销怎么计算

其次,折旧和摊销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折旧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工作量法,而摊销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百分比法。

摊销计算方法摊销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待摊费用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摊销的方法: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

直线折旧法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折旧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余额递减法、年总和法;摊销的计算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本文主要写的是折旧和摊销怎么算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固定资产如何折旧、摊销?计算方法?

1、直线法:根据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寿命中的磨损状态而确定的成本分配结构。公式计算:年折旧率=(1减去预计净残值率)除以预计使用寿命乘以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乘以年折旧率除以12。

2、折旧和摊销怎么计算如下:固定资产折旧:年折旧金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金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12)。

3、折旧的是资产,摊销的是费用。折旧一般指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一般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待摊费用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折旧和摊销都是逐步的计入成本费用,但是计入的期限长短不同。

4、工作量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按照它的使用工作量来计算,其计算方法是:首先将固定资产的原值除以其预计使用年限,得出每期折旧额,然后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工作量来计算折旧额。

5、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6、摊销计算方法摊销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待摊费用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摊销的方法: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

请问年折旧额=(原价-折旧)*年折旧率,为什么不减去减值准备呢,还是说...

1、双倍月递减法,是指再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的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2、我觉得在本题中,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可回收金额是现金流量的现值,就是已经把预计净残值无形中融入到里面去了。所以就不用再减一次预计净残值额了。如果本题中的可回收金额是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也是一样的。

3、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4、折旧额 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所应计提的折旧数额。反映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 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所应计提的折旧数额。反映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

5、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初级会计题目双倍余额递减法算折旧,在线等

1、(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3、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单项选择题 某企业2016年6月购进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6万元,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

4、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净值乘以一个固定的折旧率来计算各期折旧额的方法。

2018年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点:双倍余额递减法

某企业2016年6月购进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6万元,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设备2017年应计提折旧额为()万元。

第一年计提折旧额=860×40%=344万元 第二年计提折旧额=(860-344)×40%=204万元 第三年计提折旧额=(860-344-204)=1284万元 第五年计提折旧额==(860-344-204-1284-2)÷2=988万元 因此。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净值=原价-折旧额,而在年数总和法下,折旧基数是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价-净残值; (3)折旧率计算方法相同?不同。

(1)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当会计年度与折旧年度不一致时,年折旧额需要分段计算。(2)不管采用何种折旧方法,对于同- -固定资产计算出来的整个使用年限内计提的折旧总额肯定是相等的。

税收征收管理必会考点: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规定,考生需对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了解清楚;掌握税务涉及的行政复议范围、复议管辖相关知识点;对于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决定这部分内容要熟悉。

初级会计实务计提折旧方法

1、初级会计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这四种。按照规定,企业需要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2、计提折旧的方法有4种,分别是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

3、初级会计累计折旧算法如下: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4、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一定会计期间的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经常运用于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及大型设备。

5、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固定资产使用时次月开始计提折旧。

6、=[1―累计折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在平均年限折旧法中,折旧金额与 原值、累计折旧、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个参数相关。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