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面试时语速过快会丢分吗

  

  教资面试的开场非常重要,是考生的第一个亮相。开场语速不能过快,不用急着表现自己,或准备了太多的话,怕时间不够噼里啪啦的进行描述,完全不顾考官是否听得懂听得清。

  开场是给考官的第一印象,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讲的首因效应。如果首因效应的效果好,会引起晕轮效应。所以不容忽视开场的语速,可以放慢一些。

  连珠炮式的说话在平时的聊天中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活跃气氛,但是在面试过程中千万不能这样。

  安静的考场上需要的是一种和谐的氛围,语速过快的表达不仅会减少考生与考官之间的交流,还会给考官以压迫感,给人“像是打了鸡血”的错觉。在日常的练习中,大家可以尝试尽量放慢讲解速度,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讲的过慢~

  很多考生在试讲的时候语速过快,想得更多的是“我怎么才能快点把内容讲完”,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想法。试讲中要体现的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只要自己能流畅的讲完就好了。还应注意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氛围的营造等等,这些都是考生在试讲中应该注意的地方,不能只自顾自的讲。

教资面试时对教学内容的评分标准

  

  教学内容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把握和处理之后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在试讲中,对教学内容也是有要求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知识传授准确,科学系统

  在试讲中,最应注意避免的就是讲错知识点。讲错知识点意味着考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前提。

  在试讲中,考生必须首先保证传授的知识准确无误,其次要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授课紧凑、过渡自然。

  (二)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试讲时,有时只是指定一课或者一节的内容,具体讲什么主要看考生个人。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进行试讲呢?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从考官的角度来说,当然是选择重难点来进行试讲最好。

  首先,选择重难点能体现考生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其次,重难点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凸显考生教学水平。所以试讲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都是考生思考、考官关注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不仅仅体现在时间的分配上,还体现在考生对于教学方法的选用、师生活动的安排等方面。

  (三)信息容量适度

  信息容量适度也就是指选定的教学内容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现在的面试人数非常多,试讲都会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时间到了,基本上不允许考生拖延。

  超时说明考生对有限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容量和难易程度的把握产生了偏差。讲深讲浅不是考生随意决定的,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来确定。

  所以,建议各位考生平时就在规定的时间里练习,以此来训练自己对于固定时间内授课信息容量的把握。

  教学内容在试讲评测中所占的比重约为20%。

教资面试时知识点讲错了怎么处理

  

  

  对于第一次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同时也没有教学经验的考生来说,面试难免会紧张失措,说错话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你说错了,却不知道该怎么补救,那么大概你就只能开始准备下一次考试了。

  而那些虽然说错话,但是及时补救起来的考生,也许就能轻松过关。

  讲错知识点是面试试讲环节的大忌,许多考生在试讲时,发现自己讲错知识点立即惊慌失措,导致脑中一片空白,忘记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从而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这是极不可取的。事实上,出现讲错知识点这一问题时,是可以利用教学机智进行补救的。

  一、如果是讲错常人不知道且无伤大雅的知识点

  如讲语文学科不小心将苏轼《定风波》的写作时间背景说错成“1085年”(应为1082年),此即为常人不太了解但是对于诗歌内容情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知识。

  若考生出现这一情况,不必太过担心,因为考官也不会将这一问题看得很重,所以直接继续讲下去即可。

  二、如果讲错常识性、基础性知识点

  如语文学科将“李白”说成“宋朝诗人,被称为“诗圣”,这就属于常识性错误,遇到这种现象,必须要将讲错的知识点改正过来,不可让考官产生“这名考生专业知识水平非常差”的印象,此时考生可将这一知识点重新讲一遍。亦可巧妙地采取教学机智进行化解。

  如采取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提问:“有没有同学发现刚才老师不小心讲错了一个内容?看看刚才谁听得最仔细最认真。”

  然后将讲错的知识点改过来,并趁机教育学生:“老师一旦粗心,也同样会犯错,所以同学们要吸取老师的这个教训,不管做任何事情不可粗心大意。”此方式说明了考生虽有失误之举,但化解的能力较强,亦能得到考官的谅解。

教资面试时对教学过程的评分标准

  

  教学过程在试讲评测中所占的比重约为25%。

  在整个试讲过程中,考官往往会通过考生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外在形式来测查其是否适合当教师。

  对于教学过程的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结构设计合理、层次分明、衔接自然、组织严密、过程完整

  教学结构和前面所述的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整个教学内容是否循序渐进地展开,前一知识点和后一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是否得当,对于一个知识点来说,讲授是否遵循了导入、新授、巩固、小结等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些都是考官评测的重要方面。

  (二)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能因势利导调整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是有反馈表现的。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因势利导将教学调整到学生可以接受的水平。

  然而,试讲中并没有真实学生的反馈,那么考官如何考查考生是否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呢?

  这就要看考生在预设生成的学生回答、教师反馈这个环节中,是否能够根据预设的回答调整相应的教学,或层层深人,或另辟蹊径。

  (三)建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互信、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在理念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课堂氛围和谐,师生关系平等、互信。

  在试讲中要求考生能够摒弃传统的“一言堂”授课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体现考生对于师生关系的把握以及对于课堂氛围的调控。

返回
顶部